生态系统的类型
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多种多样,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把生态系统分成若干类型。按生态系统形成的原动力和影响力,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半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三类。凡是未受人类干预和扶持,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依靠生物和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均属自然生态系统。如原始森林、冻原、海洋等生态系统;按人类的需求建立起来,受人类活动强烈干预的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农田、人工林、人工气候室等;经过了人为干预,但仍保持了一定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为半自然生态系统,如天然放牧的草原、人类经营和管理的天然林等。根据生态系统的环境性质和形态特征来划分,把生态系统分为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又根据水体的理化性质不同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流水水生生态系统、静水水生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海岸生态系统、浅海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远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根据纬度地带和光照、水分、热量等环境因素,分为森林生态系统(包括:温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温带落叶林生态系统、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包括:干草原生态系统、湿草原生态系统、稀树干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包括:极地冻原生态系统、高山冻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森林生态系统
分布:
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特点:
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能够处于稳定状态。
植物:
以乔木为主,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
动物:
众多的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作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有“绿色水库”之称
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
较干旱地区
特点:
动植物种类较少,在不同的季节或年 份,降雨量不均匀,动植物的数量和种类会发生剧烈变化。
植物:
以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
动物:
以植食性动物为主
作用:
调节气候、防风护沙,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
荒漠生态系统
分布:
干旱地区
特点:
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动植物种类十分稀少。
海洋生态系统
分布: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整个地球上的海洋是连成一体的,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
构成: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构成
植物:
绝大部分是微小的藻类,还有部分大型藻类,如:海带、紫菜等
动物:
种类繁多
淡水生态系统
分布:
由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水域和淡水水生物组成。
植物分布在:
浅水区和水的上层
农田生态系统
特点:
由农民来管理农作物,因此,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植物:
以农作物为主
动物:
主要有昆虫、土壤动物等
城市生态系统
组成:
主要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组成
特点:
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
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湿地能够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被人们誉为“自然之肾”,是世界上最具有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多种多样生物产生的“摇篮”
植物:
主要是草本,水稻也是
作用:
涵养水源、防止暴风雨、减缓洪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