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抢抓发展新机遇,做好“黄河大文章” ——佳县建成开放陕西黄河文化 博物馆综述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2-14 18:13    浏览次数:次    作者:曹程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黄河流域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将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以来,中省多次发文要求,统筹黄河流域现有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适当新建、改扩建一批博物馆或专题展览馆,系统展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在这一历史机遇背景下,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多次向省市党委政府、相关上级部门对接争取,获得大力支持,推动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在佳县东方红文化产业园成功开馆运营,成为全县又一件大事、盛事、幸事。

一、抓开局、争主动,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2022年7月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获批后,县委、县政府决定,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要在2023年9月18日,总书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四周年之际对外开馆。筹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只能在项目模式上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省市相关部门鼎力支持,出具“EPC”立项批复文件,为后续动态设计、同步施工,打通了政策上的堵点,赢得了时间上的主动。在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团结奋进下,佳县利用1年时间,稳妥扫清历史遗留问题,利用5个半月时间,圆满完成全部展陈,实现顺利开馆,为全县文旅产业发展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强统筹、促协同,筑牢机制建设“定盘星”。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作为佳县党政“一把手”工程,建立了“高频次调度、扁平化协调、闭环化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任务日清日结、高效落实。一是责任清。制定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建设工作方案,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任执行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专家联络组、文献和实物征集组、监督管理组,把具体任务划分到组、明确到人,做到专事有专人、专岗有专责。二是任务明。明确布展工作展陈内容以专家顾问为主,展陈形式以布展公司为主,协调保障以行政单位为主,三方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三是调度勤。严格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践行一线工作法,坚持从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累计外出考察布展运营工作、检查场外施工项目10余次,召开领导小组会、县政府专题会、现场办公会、专班周例会、月调度会等各类会议100余次,实现问题解决“事不过夜”。四是保障强。两办、宣传、文旅、审计、财政、发改、住建、审批、水利、消防等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具体业务干部政治站位高、大局意识强,最大限度容缺办理、帮办代办,在项目建设全流程、各环节予以鼎力支持、顶格保障。

三、提效率、保质量,打造文旅融合“金招牌”。黄河文化博物馆是省级馆,为确保布展成效,一方面,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顶尖”标准,聘请了国家版本馆西安分馆、黄河博物馆、水利、文旅、文物等多领域的17名专家顾问,先后8次修改完善展陈方案,顺利通过省市两级评审。另一方面,博物馆涵盖佳县,突出陕西,辐射九省,组建采风团队赴沿黄9省43个地市141个县区,收集地方语言、建筑、服饰等特色展品1000余件,摄影作品7万余张。四大展厅、一个专题展,1万多件展品,古生物化石、黄河手绘地图、工艺浮雕、VR 体验、矩阵黄河图腾等新颖展陈方式集中呈现,迎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一方面填补了陕西黄河文化类博物馆的空白,对进一步溯源黄河文化、讲好陕西黄河故事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完善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群众增收和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交融互动。自开馆以来,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3.7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60个,预计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间接带动旅游增收4000多万元。2023年11月,榆林市检察院在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设立“黄河生态保护和荒漠化防治检察公益诉讼教育基地”,12月还获批国家文物局空间信息技术应用重点可研基地(清华大学)授牌的陕西工作站。

总之,创建不是目的,建成只是开始,发展才是硬道理。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持续巩固发展成效,总结创建经验,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凝聚各方力量,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