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佳县2015年抗旱应急预案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5-12-24 16:20    浏览次数:次    

佳县2015年抗旱应急预案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佳县地处陕北黄土梁峁丘陵区北端、毛乌素沙漠南缘,气候干燥,常发生干旱,抗旱形势十分严峻为适应新时期抗旱工作需要,加强防旱措施,增强干旱风险意识,提高抗旱应变能力和抗旱主动性,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确保我县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编制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干旱评估标准》、《陕西省防抗干旱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按照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的要求,本着“抗长旱,防大旱,科学抗旱,早动手,抓主动”的指导思想,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坚持以下工作原则:实行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抗旱工作;统一调度水资源、抗旱资金;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击重点兼顾一般。本预案结合我县的气候、地理特点、干旱特性、抗旱工程现状、社会经济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进行编制,以实用和便于操作为目的。

1.4适用范围 

佳县抗旱应急预案属地方性、阶段性预案,用于指导我县抗旱工作。 

 、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概况

2.1.1地形、地貌

佳县地处北纬37o4147″~38o2334″、东经110o045″~110o4510″之间,居陕西省东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临县相望,南邻绥德、吴堡,西连米脂,西北接榆阳区,北以秃尾河与神木为界。

在新生代,地壳大面积呈垂直上升运动,经历了漫长的侵蚀切割,形成了起伏不平的低山丘陵。随着第四纪以来的地壳运动,进一步堆集了很厚的第四系河湖成因的沙、砾和风成黄土沉积物。进入全新世后,地壳仍处于缓慢上升阶段,地表受水流的侵蚀、下切作用,水土流失严重,毛乌素沙漠南侵,逐渐形成北部风沙区、西南部丘陵沟壑区和东南部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个明显差异的地貌分区。境内土壤以黄土性土为主,分6个土类,8个亚类,14个土属。县内山丘连绵,主体山脉有两条:一条由西北自榆林入境,沿佳芦河岸,向东南延伸120公里于县城落脉;另一条始于榆林、米脂,分趋于西北、西南境内。两条山脉中,沟、涧、坡、梁、峁纵横交错,地形复杂。海拔高度介于6751 339.5米之间,相对高差为664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有沟壑33条,平均长2.12公里。山峁顶与沟底部相对高差为302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起于西北,终至东南,西北山峰卑小,东南高峻,延伸至黄河沿岸成绝壁悬崖。由于水土严重流失,毛乌素沙漠缓慢南侵,逐渐形成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北部风沙区3个有明显差异的地貌分区。

2.1.2(1)土壤据19833月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佳县土壤主要是黄土母质的黄土性土,占土壤总面积的86.73%。此外,还有风沙土、红土、黑垆土、淤土、潮土5个土类,8个亚类,14个土属,34个土种。土壤的总特点是:贫瘠,含有机质低;结构疏松,保温、保水性能差;土地坡度大,易流失。

各类土壤的大致分布是:由北向南为绵沙土风沙土绵沙土黄土;由西向东为绵沙土黄绵土硬黄土或硬红土。秃尾河、朱家乡与刘国具乡交界的小支沟刘家寨则沟以北为绵沙土;东南为黄绵土;黄河沿岸沟坡、土崖为硬黄土或硬红土。19721978年,平缓梁峁坡地大都修成梯田,为黄绵沙土;沟谷地带亦多改造成台地黄绵土或淤坝地。沿河则有淤土。黑垆土呈点状分布于侵蚀较弱的背雨或分水部。方塌村以南、王家砭村以北的佳芦河两岸,分布风沙土。潮土出现在受地下水影响的沟台地或沟坝地上。

黄土性土:这类土广布于全县坡地,面积231.41万亩。它是在黄土母质上人为耕作形成的土壤,其特征是:土质松软,结构力差,通气性好,热容量小,土温变幅大,熟土层薄,适应性广,宜农、宜林、宜草;由于分布在坡地,受暴雨强度侵蚀,熟土层减薄,下年耕作又从母质中补充生土,使土壤年年处于夹生状态,肥力低,制约了粮食增产。

风沙土:分布于县北风沙地区,面积10.7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4.03%。其特征是:地表明砂裸露,沙流遇风移动,随地形不同而形成新月型沙丘;丘间地避风向阳,风蚀较轻,适宜营造防风固沙林;落沙坡虽然干旱层厚,但避风无风蚀,越过沙埋部位也可造林;结构松散,导热性高,热容量小,保水保肥能力极差,虽含有少量植物营养元素,具备土壤肥力特征,但由于风蚀强烈,植物难以定居,限制了农作物的栽培,只宜发展林、牧。

红土:主要分布于黄河沿岸土石山区。面积18.73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7.02%。它是在覆盖地面的新黄土全部被侵蚀后,又在老黄土上逐年耕作形成的土壤。其特征是:质地粘重,结构紧密,含有料礓石,透水性不良,有机质含量低,肥力极差,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宜在保持水土、增加熟土层的基础上发展林牧业。

黑垆土:又称黑焦土。主要分布在兴隆寺乡、朱官寨乡和通镇。面积352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01%。属地带性土壤,由于强度水土流失,腐殖质层全部剥蚀,仅残留少量侵蚀黑垆土。其特征是:保水保肥性能好,吸热性强,土壤比热大,通气透水性好,宜植范围广。但因质地紧密,干燥时坚硬,湿润时泥泞,耕层结构不良。应在增施有机肥、活化腐殖质、改良土壤结构的前提下,发展种植业。淤土:主要分布在佳芦河沿岸及沟坝地上。面积5.87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2%。由河流和降水携带泥沙、表 土沉积而成。其特征是:轻壤质,耕层结构良好,土质肥沃,养分含量较高,地形平整,灌溉方便,是佳县肥力较高的土壤,适宜发展高秆禾谷类作物。但因分布于沟坝和川地,受两侧山梁遮挡,日照不充分,影响农作物的成熟和合理倒茬。

潮土:分布于店镇、官庄乡、王家砭镇、大佛寺乡、乌镇等地。面积686亩,占土壤总面积的0.02%。发育在坡积黄土母质或淤土母质上。其特征是:上部土层为轻壤质地,地下水分高,耕作良好,无板结。但表土含盐量高(在0.05%以上),一般作物难以生长,可用于育苗造林。境内土壤可耕层一般在1416厘米之间,土壤质地以沙壤质、轻壤质为主,属沙壤质面积125.99万亩,占47.5%;属轻壤质面积100.41万亩,占37.8%。中壤质面积13.51万亩,占5.1%,重壤质面积16.18万亩,占6.1%;沙土面积10.77万亩,占3.5%。境内土壤氮、磷、钾含量不高。据土样化验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20.4%之间的耕地为62.4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9.6%;含量在0.40.6%之间的耕地为36.65万亩,占35%。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47%,属极低水平。全氮平均含量为0.0388%,其中70.5%的耕地含全氮在0.020.035%之间,水平也很低;碱解氮平均为34.37PPM,有60%的耕地,含量在30PPM以下,属极低水平。全磷平均含量为0.1224%,属富有,但速效磷平均仅含3.77PPM,耕地中速效磷含量不足10PPM的占到98.5%,属普遍缺磷区域。全钾平均含量为1.88%,属极丰富;速效钾平均含量为90.9PPM,大于70PPM的耕地占83.3%,速效钾含量为中等偏上水平。耕地含氮磷比为9.171,比质一般都偏高。特别是梯田、坡地,氮磷比值更高,达181。若单纯增施氮肥,增产效果并不显著。PH值一般为8.08.5之间,微显碱性。土壤取代量平均为7.41ML/100克土,保肥能力一般。 境内土壤含氮、磷、钾贫乏,比例失调。因此,要提高产量,必须注意土壤的改良,调整氮、钾比例,不能盲目增施氮肥。

(2)植被

秦汉之前,境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原。经秦、汉、唐、宋、明、清等朝,植被屡遭破坏,特别是明清时代,屯兵垦耕,破坏尤烈。清末民初县北植被又有恢复,有成片林木、草场和灌丛,其他地方荒地开垦几尽。1949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仅为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植树造林和农牧业生产发展,特别是1990年以来实施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使境内植被状况进一步改善,至2005年,林草覆盖率达24.02%,逐步形成了3种植被地貌特征。即北部防风固沙林带区,西南丘陵沟壑农作物种植区,东南黄河沿岸天然草地和枣林区。  北部防风固沙林带区,植被呈多样型。有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杂植沙柳、箭杆杨、杏树、刺槐等;有以古蒿、白草、白羊草为主的天然草场;有紫花苜蓿、沙打旺、白花苜蓿为主的人工草场;有以糜子、谷子、荞麦、豆类为主的农作物带。

西南丘陵沟壑枣林、农作物间植区,植被主要以枣树、农作物和苜蓿为主,荒草地极少。农作物以谷子、黑豆、洋芋为主。枣树与农作物间植。村前村后和沟渠植有柳树、水桐、臭椿、榆树、箭杆杨、杏树等。崖种有少量柠条。

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植被主要是枣林和梁峁地上的农作物及土石上的天然草地,枣林面积占80%以上。农作物间种于枣林间。

2.1.3气候、灾害

佳县深处内陆,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0℃,最高气温38.9℃,最低气温-31.9℃。相对湿度61,无霜期157天,多年平均降水量3955毫米,年最多降水642.3毫米(1978年),年最少降水296.7毫米(1997)年,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较丰富。干旱是佳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春夏。降水年际变化率大,相对变化率达80%,年内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只能满足农作物需水量的二分之一。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水分利用率极低。冰雹多发生在农作物生长旺盛的67月和成熟时的9月,平均每年1.6次,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霜冻和倒春寒较为严重,也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

佳县气候具有以下特点: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热同期,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变化强烈,年较差与日照差大,降水年际变化不大,旱涝霜雹灾害多。

佳县自然灾害频繁,素称“多灾之县”。历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雹灾、冻灾、风灾、瘟疫、虫害和地震等,其中以旱灾为最多,占灾害总次数的80%以上。

2.1.4水资源

佳县属黄河流域,境内有6级及6级以上河流11条,即黄河、秃尾河、佳芦河、螅镇河、坑镇河、店镇河、乌镇河、金明寺河、五女河、车会河、盐沟河。有6级以下小沟道357条。全县河流分布特点是:多数河流由梳状小流汇合而成,春、秋流量大,夏季流量小,有时甚至干涸,丰水期流量巨增;大都呈西北——东南流向。最终均注入黄河。河流南北分布基本均匀。

境内多年平均自产径流总量1.5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自产径流7.55万立方米。多年平均过境径流总量0.41亿立方米。自产径流、过境径流总量合计1.94亿立方米,人均746立方米,低于全国人均2 700立方米、陕西省人均1 560立方米的平均水平,属水资源贫乏地下水资源总量2.48亿立方米,集中分布在黄河、秃尾河、佳芦河河谷。其中黄河河谷约1.87亿立方米,佳芦河河谷约0.08亿立方米,秃尾河河谷约0.04亿立方米,资源丰富稳定,属富集区;其他河谷梁峁区约0.55亿立方米,属贫乏区,无开采价值,仅可供人畜饮用。全县地下水年可开采量约7 140万立方米。

多年平均降水量386.6毫米,折合总水量7.84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降水量38.7万立方米。1993年以来,境内降水量偏少,河流补给严重不足,部分河流枯水期经常出现断流。据佳芦河申家湾水文站资料显示,1998年佳芦河年径流总量仅为0.323亿立方米,为1983年径流总量的31%

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总量为12 820千瓦,其中佳芦河7724千瓦,五女河120千瓦,乌龙河1748千瓦,车会河688千瓦,盐沟河629千瓦,楼底河1027千瓦,螅镇河510千瓦,店镇河374千瓦。

2.2水利工程现状

(1) 引水工程

9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逐年减少,佳县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转变,农业虽已不再是主导产业,但仍三分天下有其一。

     ①毛谷川一渠道简称毛一渠,属国有渠道。位于毛谷川佳芦河上游。195510月动工,195612月建成。全长34公里,分东西干渠:西干渠起于王家砭镇潘圪村,筑拦河坝1座,渠长30公里,设计流量0.8立方米/秒,平均流量0.6立方米/秒;东干渠起于王家砭镇王寨村,筑混凝土坝1座,渠长4公里。灌区建成进水闸、分水闸各1座,大小渡槽10处,倒虹10座,涵洞65座,跌水20座,隧洞1处,桥梁18座,大小建筑物200处。设计灌溉面积6556亩,有效灌溉面积6272亩,王家砭镇雷家、打火店、马军王、旧寨、柳树会、窑湾、王寨和通镇李家塌、史家沟、页梁湾等19个村7960人受益。因水量不足,1981年在王家砭镇王家砭村建加水站1处,装机17千瓦;1989年在王家砭镇康家村建流动加水站1处,装机11千瓦;1998年,王家砭水管处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以工代赈资金230万元,对灌渠节水工程进行了改造,累计砌护水渠道12.8公里,改善了用水条件。2005年,仅有王家砭镇16个村、13000多人受益,实灌面积5300亩。

     ②毛谷川二渠道简称毛二渠,属乡村联办渠道。1956年动工,1957年建成。全长18公里,其中主干渠14公里、支渠4公里。渠端王家砭镇雷家村修建滚水坝一座,沿渠建倒虹4座、跌水6座、涵洞17座、斗门50处、退水闸15座、隧洞150米、冲沙闸2座、渡槽21处。设计流量0.3立方米/秒,实际引水0.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1500亩,有效灌溉面积1480亩。王家砭镇雷家、孙家峁和通镇史家沟、李家塌、页梁湾、常家、王家沟、西梁峁、中沟、万寨、白家沟、通镇村12个村和打火店1个林场6318人受益。为了扩大引水流量,1989年在常家村龙岩寺建加水站1处,装机17千瓦。1992年,因白家沟段灌溉损毁,通镇村水地停灌。2012年,灌区涉11个村、1个林场、受益人口6800人,灌溉面积1210

    ③南河底渠道,位于佳芦河下游,1957年动工,1958年建成。全长8.9公里。先在佳芦镇吕家坪村建滚水坝,后修渠引佳芦河水灌溉。沿渠建排洪桥8座、渡槽1处、倒虹3座、涵洞6座、斗门8处、退水闸7座。设计流量0.2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 $('.info_content').jfontsize({ btnMinusClasseId: '#jfontsize-m', btnDefaultClasseId: '#jfontsize-d', btnPlusClasseId: '#jfontsiz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