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  打印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02-27 19:39    浏览次数:次    

——2024年2月27日在佳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佳县人民政府县长 任向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主题教育为引领,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呈现新气象、迈出新步伐。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6.39亿元,增长5.3%,增速居全市第三、南六县第一;财政总收入4.11亿元,增长2.2%;地方财政收入1.76亿元,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27.06亿元,增长2.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8%,增速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3亿元,增长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778元、14617元,增速分别为6.3%、8.3%。

(一)改革创新在锐意进取中迸发新活力。科技创新蓄势赋能。成功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创新型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8家,认定技术合同3个、成交额4400万元,实施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5个、使用专项经费800万元,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营商服务优化提升。深入开展“项目审批提速、企业服务提质、政务服务提标、监管执法提效”行动,464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完成进驻,基本实现政务服务“一张网”可办、高频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争资引资成绩突出。坚持精准谋划、量体裁衣,争取中省市各类项目46个、资金6.07亿元。赴浙江、山东、河南、广东等地开展招商10余次,全年签约项目29个,总引资额194.25亿元,到位资金34.6亿元,其中省内外分别到位6.4亿元、28.2亿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引进外资240万美元,完成率109%,连续六年获评榆林市招商引资先进县。

(二)产业发展在提质增效中迈上新台阶。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2万亩,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达83.7万亩,粮食产量达18.3万吨;实施肉食品(预制菜)产业链项目,新改建牛羊养殖场5个,畜禽饲养总量达133.58万只;举办农民丰收节、“佳县好产品”年货展销会,进一步打响佳县农产品知名度。认证全国特质农产品1个、有机农产品5个,“佳油1号”“葭州大酸枣”获评市级科技成果和省级优良品种,佳县枣蜂蜜获评全国优质成熟蜂蜜,“佳县高粱”品牌收录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那年愿有机小米等产品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现场评定。工业产业稳步向前。榆佳工业园区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年度新入驻企业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1.2亿元,进出口贸易额1877.3万元。冀东油田佳县天然气处理厂等项目建成试生产,累计上载陕京三线(国家管网)气量2.97亿立方米。25个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引进总投资8.5亿元的延链补链项目3个,其中华盐绿能电解水制氢—盐穴储氢项目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光伏和半导体材料等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荣获陕西省工业稳增长工作先进单位。文旅产业亮点纷呈。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木头峪古镇、峪口艺术小镇、泥河沟千年古枣园等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 发布民宿公用品牌“葭州黄河客栈”,打造泥河沟“枣花香”、木头峪“听涛黄河客栈”等一批高端民宿,建成白云山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投运智慧旅游数据平台,旅游设施日趋完善。建成黄河船夫馆、毛泽东题词纪念馆、中华千年红枣馆等30余处展馆,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获批国家级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重点科研基地,填补了陕西黄河文化类博物馆的空白。乡村振兴主题电影《高高山上一头牛》上映,荣获第二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最佳乡村振兴影片奖”。举办佳县首届名小吃选拔赛、美食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全年共接待游客302.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5亿元,同比增长56%、46%。

(三)乡村振兴在坚守底线中迈出新步伐。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扎实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问题大排查,中省市反馈问题13批次151条已全部整改到位。新增易返贫致贫户48户124人全部落实帮扶措施,851户监测对象无一返贫致贫。全年安排涉农整合资金2.81亿元、项目532个,分配光伏收益2309.35万元,完成消费帮扶2.96亿元,198个消费帮扶重点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249元、增长17.7%。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全县32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5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5个。实施庭院经济216户,乌镇王向娃家庭入选陕西省“五美庭院”示范户。推荐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新增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1058个。脱贫村实现硬化路、生产用电和光纤网络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赤牛坬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陕西省乡村振兴实践交流基地,坑镇入选“陕西省非遗特色示范镇”,佳州街道办、方塌镇、乌镇获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圪崂湾村创建为全市首个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加快绘就。

(四)生态环境在厚植绿色中呈现新气象。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组织春季义务植树65万余株,实施营造林4.2万亩,建设生态廊道12.5公里,林草覆盖率达69%。完成佳芦河入黄口水污染防治工程,接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沙拦坝工程17座,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3.37平方公里。成功举办秦晋黄河大峡谷论坛,黄河流域佳县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正式揭牌,白云山成功入选国家水利风景区。环境保护多元共治。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二十三项攻坚行动,建筑工地扬尘有效治理,清洁取暖改造扎实推进,秸秆禁烧力度持续加强,县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位列全市第二,国省控断面及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稳定达标。打击查处违法案件64起,开展河湖联合执法18次,真正实现行业监督、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察监督有机衔接,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亮丽底色。

(五)城乡品质在建管并重中得到新提升。城市功能逐步健全。全力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病媒生物防制专项考核。体育场、西关小学地下停车场投入运营,观音楼至北门坡段沿街立面整治改造主体完成,东方红大道、大桥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完成观音楼至人民法院段市政道路管网以及6处老旧小区改造,有效治理东石坬观光步道污水排放,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镇村建设多点开花。坑镇、神泉堡村等28个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成功申报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以13个中国传统村落为代表的70公里黄河古村风情带加快打造,荷叶坪村获评“全国十大美丽乡村”,王宁山村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4条“四好农村公路”,通镇被评为全市“四好农村公路示范乡镇”。

六)民生福祉在倾情倾力中得到新改善。教育改革成效显著。进一步深化与榆林高新区教育共同体、榆林华栋中学合作办学长效机制,全面改善通镇九年制学校、王家砭中学、金明寺中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完成第二批次学校综合改革,高考本科上线率提高至47.03%,创近15年新高,中考升学率提高至68.16%,创历史最高,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成效更加凸显。卫健事业扎实推进。县医院大楼等3个项目建成投运,佳县人民医院与西安大兴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全县2个县级医院、21个基层卫生院、201个村卫生室全部标准化建设运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在重要公共场所安装100台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畅通跨省异地就医线上线下备案渠道,门诊慢特病经办服务进一步简化。文体活动缤纷多彩。精心编创唢呐表演剧《黄河谣·陕北情》、陕北民歌剧《黄河船夫》,建成基层公共文化广场16个、图书分馆2个,开展文化下基层服务活动136次,县国桢图书馆评定为国家二级图书馆。“一场两馆”正式开放,成功举办首届太极拳交流赛、第二届沿黄观光路国际自行车赛等高级赛事活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就业规模稳中有进。打好助企稳岗、精准服务、职业培训“组合拳”,有效稳住1024名劳动者的就业岗位。组织各类招聘会1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认定社区工厂11家、帮扶基地3家、帮扶车间40个,吸纳劳动力就业830人,苏陕协作转移就业188人。严厉查处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累计帮助401名农民工追回工资816万元。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建成医养服务中心,与榆林市朝阳医院签订公建民营合作协议,首创“没有围墙的公益养老院”。累计发放各类保障资金1.05亿元、救灾资金902万元,有效保障各类群体合法权益。安全生产形势良好。深入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20个重点领域安全大排查,年度统计和非统计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实现“双下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下降35.4%、62.5%、22.5%、63.9%,全县安全生产呈现平稳向好发展态势。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中省交办44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优秀县区”。建成投运全市首个“智慧矫正中心”,深入开展“雷霆2023”等专项行动,优化提升巡逻防控水平,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8.8%、23.8%。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木头峪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赤牛坬“三治”融合等社会治理模式被主流媒体报道。

各位代表!2023年我们实施了“十件民生实事”,其中,8项任务完成:“一场两馆”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公交车运营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县公交车正常规范运行;完成香炉寺至云岩寺环山步道环境整治;新建5个通信基站,有效优化农村通信网络布局;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2509座,改造提升城区旱厕42座并完善导引标识;安装路灯2200盏,实施庭院经济216个;县医院综合大楼建成投运;安装东方红大喇叭2268个,传播新时代文明实践好声音。2项任务完成了年度目标:体育场、西关小学地下停车场进入试运营,“葭州文化广场”地下停车场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完成4个小区不动产确权登记,剩余7个正在加快推进。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各级各部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强大动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巩固。认真落实审计监督、政务公开、民主集中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建议34件、政协提案39件,答复率、办结率、满意度均达100%;化解政府隐性债务1031.44万;“三公”经费较2022年下降1.3%。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新闻广电、退役军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联、人防、气象、档案、供销、工会、慈善等工作都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经济恢复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砥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老干部、老同志,向驻佳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和政法干警,向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佳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三大产业提质增效压力较大。农业上基础条件薄弱,产业链延展不足,龙头企业少;工业上缺乏大项目支撑,部分项目进度缓慢,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大,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服务业上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服务功能不完善,消费内生动力不够。二是群众增收渠道不宽。村集体经济带动能力有待增强;就业创业信息资源有限,规模体量较小。三是社会民生事业仍有短板。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人口外流现象严重,等等。我们将直面问题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切实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各项事业行稳致远。

二、2024年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的决胜之年。做好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五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实施“345”工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谱写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左右。

三、2024年主要工作任务

(一)坚持抓项目、促招商,强化经济增长主引擎

持续壮大现代工业。加强榆佳经开区规划建设管理,完成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深化与榆林高新区等对接合作,全力打造4条百亿级产业链。推动陕西有色天瑞二期8万吨电子级粒状多晶硅产业升级、四川物科年产1000吨新型硅碳负极材料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隆基绿能单晶硅棒、切片等项目,打造光伏和半导体材料产业链。抓好冀东天然气集气井、宏远BOG提氦、中能建150MW风电等项目建设,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链。抓好陕西华盐盐穴储能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食用盐、养生盐生产等项目,打造盐化工和盐穴储能产业链。协调推动麻王路和榆林东物流中心建设,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打造商贸物流产业链。多措并举盘活佳鑫煤焦油加工等项目,抓好市政道路、工业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加快闲置、低效用地和“僵尸企业”清理进度,实现“腾笼换鸟”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完善教育、医疗、商业等生活配套,不断增强园区持续创新、资源整合、经济产出能力。紧盯42个重点建设项目,建立审批任务、项目责任、时间节点三张清单,争取推动佳米二级公路实质性开工,葭州文化广场及城市停车场、东方红黄河大酒店7月底前建成投运,力争一季度审批事项办结率达80%以上、开(复)工率达60%以上,二季度审批事项办结率、开(复)工率均达100%。积极向上争资争项。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新增国债等投资导向,在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社会事业、乡村振兴等领域,精心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强、科技含量高、惠民效益好的优质项目,并积极争取纳入省市项目规划,力争全年争取中省市各类资金5亿元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统筹用好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乡贤招商等方式,明确招商任务,优化招商地图,充实招商力量,加强与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对接,围绕十大重点产业链,盯紧盯牢亩均效益好、产业成熟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推动更多实力企业落地和资源集聚,努力形成年内“开工、投产、达效”的良好发展格局,力争全年利用外资220万美元、省内外资金到位30亿元以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50条”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大力推行预审批、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证照分离等措施,拓展更多事项实现“一链办理”,全面提升“佳快办”政务服务品牌。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让更优营商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全面摸清民营企业底数和运营情况,探索推行建库管理,深度实施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经营活、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企业,做好“抓大、扶小、育新”三篇文章。强化民营经济要素保障、法治保障、服务保障,进一步推广“陕企通”综合服务平台,及时兑付奖补资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新增授信贷款25亿元、政府性融资担保2.1亿元,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常态化开展政企沟通协商,加大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力度,保护好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让民营企业有感有得有为。用好西安、银川等佳县商会力量,积极引导乡贤回归、人才回归、资金和项目回归,打响“佳人回家·归雁经济”品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势增效。不断激发创新动力。充分发挥秦创原(佳县)创新促进中心作用,推动佳县科创需求与省市秦创原创新资源有效对接,主动融入全市秦创原平台架构体系,高标准创建国家创新型县。探索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筹建榆林佳县创业产业园、秦创原产业创业中心,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全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坚持固成果、促振兴,筑牢“三农”工作压舱石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严守耕地红线,压实田长制责任,加大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治理,及时摸排撂荒地并完成复垦任务,新建高标准农田1.8万亩,建设高效旱作节水农业1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3.7万亩、总产量达到18万吨以上。推广红薯标准化示范种植2000亩,规模化种植甜叶菊1000亩,打造5个山地苹果示范园,力争实现挂果6000亩,做大做强红薯、苹果品牌。完善冷链物流等设施,用好电商直播基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围绕“三落实一巩固”和“1234”工作重点常态化排查补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包镇领导、分管领导、行业部门负责人要压紧压实责任,定期到镇村检查调研、培训指导,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按照“六字”工作法开展帮扶,继续实行“月点评、季观摩、年考核”机制,突出抓好产业就业、消费帮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等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深入开展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推进“千村光伏”行动,力争全县325个村集体收益全部突破10万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积极争取并用好南部产业振兴专项资金,加强与龙头企业和高校院所合作,统筹抓好基地建设、加工转化、市场营销等工作,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红枣(酸枣)产业链要加强82万亩红枣林管护,实施低产枣园改造1.8万亩,新建沿黄滩地有机红枣基地8个,努力打造10万亩酸枣种植基地,积极与河北赞皇及以岭药业对接合作,不断开发系列产品,持续打响“有机枣都 陕西佳县”品牌。高粱产业链要发展种植高粱15万亩,深化与茅台镇以及汾酒、西凤、柳林酒厂等合作,抓好10个千亩级酒用高粱原粮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小作坊酿酒技术,培育“佳县高粱”区域公共品牌。手工挂面产业链要制定手工挂面行业标准,开发多类型高质量产品,培育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工企业2户,规范小作坊50户,打响“佳县手工挂面”品牌。木材产业链要抓好通镇木材加工综合产业园建设,建成西北木材产业加工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肉食品(预制菜)产业链要主动对接“链主”企业,加快“千头牛场、万只羊场”项目落地,推进佳米驴养殖基地、肉食品屠宰分割、预制菜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力争产业链产值达到10亿元。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精心编制77个实用性村庄规划,抓好木头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赤牛坬全市乡村振兴楷模村和20个“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力争建成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县。抓好刘家山至朱官寨公路、顺张三级公路改建,开展电网、通讯三年攻坚行动,新建一批通信基站,持续优化农村网络布局,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推进厕所、垃圾、污水“三项革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农村移风易俗,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向村庄末梢延伸。大力推动佳州街道、通镇、乌镇、木头峪镇、坑镇等乡镇发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商贸重镇、农业大镇、文旅名镇和特色小镇,辐射带动全域发展。

(三)坚持抓提升、塑品牌,开创全域旅游新局面

推动景区提档升级。积极推进大美石窑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有序推动大白云山沿黄旅游综合体5A级,东方红文化产业园(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赤牛坬2个4A级,荷叶坪地质公园、勃牛沟兵工厂、乌镇中学研学实践基地、方塌红土林地质公园4个3A级国家旅游景区创建,全面夯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根基。持续改善旅游环境。完善旅游市场开发和景区管理运营机制,大力发展高端民宿,拓展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推行“一码游”“套票优惠”等多种服务方式,加大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打造餐饮旅游特色和品牌,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商服”旅游要素。深化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扩面提质,重点整治建筑乱建、门店乱排、摊点乱摆、车辆乱停等违规行为,持续改善城市形象,擦亮“佳县环卫”名片,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佳”起来。坚持错位协同发展。抓好沿黄旅游带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实施白云山文物保护修缮项目,加强非遗传承保护,办好东方红·转战陕北研学教育、黄河文化旅游节、木头峪戏剧文化节等活动,深度开发沿黄观光游、红色研学游、红枣体验游、民俗文化风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打造转战陕北红色旅游带和沿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力争全年接待游客3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让旅游业真正成为惠民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坚持抓生态、固根基,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

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扎实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二十四项攻坚行动,突出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强国土绿化、封山禁牧、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新建拦沙坝52座、除险加固淤地坝44座、提升改造老旧坝8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6.2平方公里,实施营造林4万亩,力争建成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夏季臭氧和秋冬季颗粒物污染防治,全力推进县城散煤治理,力争县域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310天以上。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开展“散小乱污”企业整治、集镇污水处理等重点工程,实施黄河流域(佳县段)入河排污口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确保主要河流监测断面和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落实油气开采废弃物不落地集中处置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面守护佳县良田沃土。做好水资源保护利用。严格落实“四水四定”,深化节水控水行动,制定佳县水网建设规划,推进佳县水厂扩建及输配水管网等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王寨水库、抽水蓄能项目,配合做好榆林黄河东线引水工程,加强沿线重点水源工程联合调度,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水支撑。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强化“三线一单”成果管控,严控“两高”项目发展,切实将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环保义务,让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五)坚持惠民生、增福祉,画好民心民愿同心圆

突出就业优先。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落实援企纾困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和技能实训,切实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持续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整治,依法保障劳动者权益。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9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推动教育振兴。深入推进第三批次学校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制等综合改革,探索与榆林高新区教育共同体、华栋中学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完成佳县中学、赤牛坬小学校园改造,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工程,努力提升教育要素保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强化健康服务。统筹整合医疗资源,县人民医院打造“大综合、小专科”的医疗服务全覆盖模式,县中医院打造中药、康养为主的中医诊疗特色模式,深化广佳对口帮扶协作,引进名医坐诊。开展全县常住人口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加强医技人员特别是村医的培训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职业人群、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心理疏导,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文明餐桌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社会保障。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年内新建3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用好公建民营医养服务中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特困供养等特殊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和权益保护,促进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发展,确保群众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丰富文化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拓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形式。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东方红大喇叭等载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加强先进典型选树表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和志愿服务,进一步打响“厚德葭州·好人之城”品牌。

(六)坚持防风险、保安全,守好和谐稳定大环境

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统筹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加强政治和意识形态、经济、生态等安全风险研判,把风险防控要求落实到每个领域、每个环节,不断提高舆情处置和引导能力,推动构建市县镇一体的网络舆情监测处置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行信访工作法治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借鉴“浦江经验”,推行“佳理·好商量”调解机制,强化信访工作法治化和源头治理,坚决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一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开展“清风2024”等专项行动,完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快基层派出所标准化和科技信息化建设,打造更高水平的佳县公安队伍。提升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着力建设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落实好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常态化排查化解消防安全、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扎实做好重点行业领域从业人员三年培训提升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代表,今年县政府公开征集遴选了12件民生实事,提交大会审议:一是进一步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建成投运葭州文化广场地下停车场,新增503个停车位,提升县城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解决金沙湾社区一期住宅屋顶漏水渗水问题。实施金沙湾社区一期44栋屋顶防水维修改造项目,提高搬迁群众居住生活质量。三是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困难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四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按照公建民营模式投运佳县医养服务中心,打造医疗养老服务新模式。五是强化规范农村互助幸福院管理。实质性运营好农村269个幸福院,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各项设施功能,解决更多独居、留守、失能老人吃饭问题。六是提升县城排水系统功能效率。在县农机局至沟沟渠吕家坪支线道路实施雨水管网铺设工程,解决城区排水防涝问题。七是深入实施农业保险全覆盖工程。对生猪、玉米、马铃薯、苹果、设施农业等农业产业进行投保,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农户稳产增收。八是新建改造污水处理站。完成坑镇、店镇等4个镇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站建设,提升改造通镇污水处理站。九是持续提升县城公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县城公交服务品质,创新运营模式,让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更顺畅、更便捷。十是提升办学条件。实施佳县第一小学改扩建项目,切实优化城区教育资源,满足更多孩子“上好学”的需求。十一是完善放心早餐服务功能。优化放心早餐网点布局,提升早餐供应质量。十二是建设便民充电桩。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停车场安装便民充电桩8个,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和便民服务质量。我们将坚决兑现承诺,加力加速落实,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奋进新征程、走好赶考路,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必须牢记使命、履职担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一要强化政治建设,锤炼忠诚品格。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二要强化法治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强化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深化新时代政务公开,确保政府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高效运行。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社会和舆论监督,全面加强审计、统计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三要强化效能建设,激励实干担当。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创新办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大兴调研之风,深入一线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进一步精文简会,为基层松绑减负。

四要强化作风建设,守牢廉洁底线。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坚持习惯“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兜牢“三保”底线,做到量入为出,节用裕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永葆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实干铸就梦想,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埋头苦干,求真务实、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佳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名 词 解 释

1.“345”工程:“3”即发展“三大产业”:以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现代工业、以优质有机红枣为龙头的现代农业、以康养旅游产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4”即实施“四大战略”:园区带动、枣畜富民、康养突破、城乡融合;“5”即实现“五大目标”:建成高端光伏产业基地、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山水葭州·康养胜地”黄河康养旅游度假区、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县、陕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3.“1234”工作重点:“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环境卫生、绩效管理、群众满意度。

4.“六字”工作法:“学”习政策,“教”授方法,苦“干”实干,“盯”住落实,“验”收审核,“评”比考核。

5.“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6.四水四定: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是“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具体落实,也是水资源承载力的落地方向。

7.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